大部分人應該有個觀念,只要錢賺得夠多,就會存錢
不知大家對這句話覺得對嗎?
我覺得這句話對一半,以我自己的經驗,這通常會有陷阱,因為賺的錢多,不自覺花的錢就會變多
就像下面的圖那樣,如果沒有特別規劃,一樣存不了錢的

也許等再過一陣子,賺的錢真的比花的錢多很多,就會來到了花大錢的時候(買車買房),也就是購買資產和負債的分水嶺,這時可以用下圖來表示
這時買進資產或買進負債,將會是能不能跳到金錢快車道的分水嶺

假設這時你買進資產,你的現金流就會變成二進一出

但如果你買進負債,你的現金流就會變成一進二出


大家可以想像假設有一個水池
其中我們工作的收入像是一個水龍頭,生活支出花費像是一個排水口,兩者保持均衡
如果這時多了一個水龍頭,水池的水是不是容易持續增加
相反的,如果多了一個排水口,不意外水池的水就會變少
這之中,水池的水代表著我們的財富,而水龍頭就是正現金流,也就是富爸爸窮爸爸一書中說的資產,而排水口就是負現金流,也就是書中說的負債
而同樣的物件,有可能是資產或負債,
端看現金流的流向,這是富爸爸系列最根本的精神
但這是什麼意思呢?
舉個例子,假設有三種狀況
Case 1
假設我們花500萬買房子自住,其中頭期款200萬,貸款300萬
這其中300萬每月利息15000,房屋稅+管理費每月3000,則每月支出18000
因為完全沒有收入,僅有支出
所以這個例子即為負債,支出18000
Case 2
假設我們花500萬買房子出租,其中頭期款200萬,貸款300萬
這其中300萬每月利息15000,房屋稅+管理費每月3000,則每月支出18000
出租費用23000
則這個例子即為資產,收入5000
Case 3
假設同樣房子買貴了,花了700萬,則頭期款依然是200萬,貸款變為500萬,
這其中500萬每月利息為25000,房屋稅+管理費每月3000,則每月支出28000,
出租費用23000,
則這個例子即為負債,支出5000
所以上面三個例子,買了同樣房子,但不同的購買價格或用途,這些因素就會讓房子變成資產或是負債
而書中完全不提變現後的價差(資本利得),但可以想像買的便宜,轉變成現金自然就不吃虧,只是書中並不強調這一塊
Ps. 我會覺得書中不提買賣,是因為一般人買了房子後,要再賣出已經是很久以後的事了,或是根本不會賣出
所以在沒有賣出的情形下,買了房子就跟買手機一樣,無法再換回錢了,但更糟的是,買房子通常無法一次付清,還要每個月繳房貸,就像是水池多了一個排水孔,水池要累積更多水更是不太可能
當然如果把房子賣出的時候,我覺得那時就可以稱為資產,因為你會有正現金流入帳

而在現金流的觀念上,通常都會搭配上一個觀念 “延遲享樂”,這是史丹佛大學曾經做過一個很有名的實驗
實驗中,研究人員會各給小孩子一塊棉花糖,並告訴他們
如果等一下研究人員回來時,棉花糖還在,將會再給他們另一塊棉花糖,說完就走了,留下小孩子在房間內
最後研究人員發現,能夠忍住不吃棉花糖的小孩,成就幾乎都比馬上吃掉的小孩好
因為這些小孩,能為特定的目的,忍住自己的慾望,堅持到更大的收穫
當然,我們不可能無限期延遲自己享樂的時間,這樣活著似乎也沒什麼樂趣
但比較理想是先增加一個水龍頭,再加一個排水孔
假設要多一筆支出,就先產生一筆收入來應付,讓水池的水至少不會越來越少
就像下圖,產生了好幾條資產,這時增加一兩條負債是無傷大雅的

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我十年前在看的時候,那時只覺得他不是在說廢話嗎? 不是想當然爾?
但經過了十幾年,收入變高,但生活依舊辛苦,我才漸漸了解 “知道和懂” 是不一樣的,做到又是另一個層次了
這本書應該是對理財有興趣的人都應該要懂的書,書中說了很多,我只針對一個覺得最重要也最基本的觀念解釋,其他部份如果有興趣,請自己看囉
(富爸爸窮爸爸)
最後歸納幾點我自己的結論
1. 首先你必需明確明白資產和負債的差別
2. 做好評估,延遲享樂,盡力購買資產
3. 不要怕資產貶值(負債也是會貶值的,你為何不怕?)
題外話 :
關於成功失敗,我歸納了幾個元素
成就的最大元素 :
夢想,使命,成就感
阻礙的最大元素 :
恐懼,惰性,自負
補充(20191226)
羅伯特.清崎在2019年再次回到London Real訪談
這次他提到現今的經濟危機,還有債務和稅收方面的事
###
文章最後更新於
我覺得富爸爸這本書裡面講的很經典的就是版主提到的現金流和資產、負債的解釋了,而且他也有舉自己實際的例子將自己的經驗和其中的訣竅放到書中而且淺顯易懂,如果想要再財務上取得成果的話就要付出努力教育自己的腦袋呢!
真的,最好的投資真的就是教育自己的腦袋,一起加油~~
也是幾年前看過這本書,看了你的文章後決定要再回去看一次!謝謝版主分享
哈,真的,多讀幾次會有不同的領悟~
我現在就是在努力創造很多水龍頭
然後讓排水孔只維持那樣
看了你的文章
我決定者幾天再回去看一次!
我也是,一起加油囉
這本書真的是理財/財務自由的聖經阿。我覺得對於資產與負債的釐清是我最大的收穫。
真的,沒有搞清資產負債,會覺得怎麼永遠錢都累積不了
這本書真的是理財界的經典,我從中受益很多,只覺得相見恨晚啊
真的,我後來花了很多時間把羅伯特清崎一系列的書都重看一遍,真的受益不少..
每個年齡讀這本書
感覺都不太同
真的,想法會隨著經驗累績而不同
以前真的有看沒有懂,明白資產和負債的差別真的太重要了,謝謝分享
我也是以為懂了,但實際上卻沒有做,經過這幾年才慢慢有不同體悟
這本書應該是每個人必讀
看完後想法會改變很多
裡面很觀念都很重要!
裡面很多觀念,我也只是寫了一個觀點,能搞懂裡面講的對未來蠻有幫助的,
我也是讀了第二次才發覺原來我自以為讀懂了但其實沒有..
這本書我也有買~
完全釐清我的財富觀念
雖然知道,但要執行是比較困難的
錢真的要好好管理,否則傳再多都來是會流失
沒錯,真的要認真對待每一塊錢,有時候一杯咖啡,一頓下午茶,錢就莫名地消失了,
如果能先弄個水龍頭,這時再加一個排水孔,應該就無傷大雅了
富爸爸這本書真的很棒,我有買喔~
我小時候不會延遲享樂,是長大了才會
尤其學了股票後,花錢都很捨不得啊~
只想趕緊存錢投資!
對阿,要做到延遲享樂真的還蠻難的,
尤其投資一開始本金小的時候滾起來沒感覺,一起趕快把本金弄大!!
这本书,真心觉得每个人都需要看呀!!
感觉很多人都还搞不懂负债跟资产这概念!
最近一位同事刚买了房子,他告诉我买房子就是等于投资,可是他买房子是为了自住……
那版主觉得他的房子就是资产吗???
真的就属于投资了吗?
多數人觀念都是這樣啊,
但等到我自己買房子每個月要付房貸,才發現我整個現金流都被綁死了,什麼事都不能做,還會每個月消耗金錢累積的速度,我才慢慢真的了解富爸爸裡面說的資產負債定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