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進入社會之後,我們後續的人際連結,都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個人品牌,但很多直覺上做的事,會傷害我們的個人品牌,其中愛情中的追求,就有一點這樣的味道
追求的定義
1. 我喜歡一個人,可是對方對我沒興趣
2. 因為對方沒興趣,所以我試著做很多事情吸引她的注意
追求中這個 “求” ,以中文字來看,可能會把自己的地位放低,去祈求別人,但這是對的嗎?
大家常常聽到的蘋果和小米,有任何求別人購買他們商品的動作嗎?
反而相反的,如果我們想要蘋果和小米手機,需要花很多力氣去獲得..
所以當我們懇求別人愛上我們,常常會讓對方產生一個想法 “這個人是不值得的”
換言之,當我們身段放越低,對方會越懷疑,愛情就很難從中產生,我們越是求對方給我們一個機會,越是會讓對方懷疑我們的商品價值,而把愛情推的越遠
追求有甚麼問題
當我們採取追求這個策略的時候,我們會引起三個不希望發生,可是卻幾乎必然會發生的問題
1. 對方可能會開始躲得更遠
2. 成為所謂的工具人
3. 不確定交往
1. 對方可能會開始躲得更遠
為什麼對方可能會開始躲我們躲得更遠
舉個例子:
前幾天,我去一個高檔百貨公司的超市逛街,發現展示區有人在推廣葡萄酒試喝
我就去試喝了一杯,並且和那位銷售員聊得很愉快,那時心裡想可以買一瓶酒捧捧場,所以問了多少錢
銷售員說不貴,一瓶3200
價錢不是主要問題,但問題是當天沒帶信用卡,且身上也剛好沒帶那麼多錢,這時就有點尷尬了
銷售員看我不說話,以為是東西不夠好,接著說他還有一隻10000元的酒,要開起來請我試喝,我連忙說不用了,就慌張的溜走了
問題來了,我為什麼溜走了
很簡單,因為拿人手短,喝了酒又陪聊天,但我沒辦法回饋他,而且他還想拿出更好的東西給我,我更沒辦法回饋,只能逃走
而感情上也是同樣的概念
很多時候請對方吃牛肉麵,對方不愛我,這時我們會想是不是因為東西太便宜,所以對方不接受,那請吃茹絲葵應該就會愛我了吧
但實際上剛好相反,對方會覺得更無以回報,也就更努力地躲避我,
而這就是第一個我們不希望發生,但卻一定會發生的結果

2. 有可能會變成所謂的工具人
再來,這一個結果更慘,為什麼會變工具人?
一樣舉試吃的例子
我覺得不好意思所以不吃了趕快走,可是大家一定在超級市場看過很多婆婆媽媽,有吃有喝趕快一擁而上,什麼東西全部都吃光光
至於會不會買,當然不會,因為她們會覺得這是你自願的,並沒有強迫你
而這是另一個我們不想發生,但卻很有可能發生的結果
3. 不確定性的交往
至於第三個結果,應該是大家能期待最好的結果了,我稱為不確定性交往
同樣用超級市場試吃來舉例
有時候我們去超級市場,覺得東西還不錯還蠻好吃的,所以會帶一些回去
但有時會覺得東西普普通通,可是已經試吃了不好意思,對方又很熱情,東西又不貴,所以買了一些回去
在商業上,食品店的老闆,可能不會在意客人是因為東西好吃買回去,或是因為不好意思買回去
但在戀情上,如果對方是因為不好意思或是覺得虧欠而交往,通常這個關係是很難長久的
因為感情關係可能會延續很長的時間,如果對方不是真心誠意認同我的本質和價值,很有可能遇到一些狀況時關係就會中斷,這是另一個可能會碰到的狀況
從追求轉成不追不求
想要發展一個長期持續的人際關係,應該要從追求轉移到不追不求
什麼是不追不求?
在學校,我們很容易因為同樣的環境和時間,有了強力的連結,但一旦進入社會後,要如何才能和新的人建立強力的人際關係呢?
這就仰賴我們有沒有一個好的個人品牌,讓別人認同,並主動吸引靠近過來
換句話說,追求是把未完成品的自己,想辦法推到別人面前讓別人接受,而不追不求是建立自己個人品牌的概念,像磁鐵一樣吸引對方靠近,去建立長期的人際關係
建議大家可以嘗試去做長,中,短的三個策略,這不單單對於戀愛,對於離開學校之後的人際發展也是有很強的幫助
長期目標:找出自己的核心價值
如何建構個人品牌呢?
可以分成長,中,短三個策略
首先是長策略 (品牌價值)
所有市面上的品牌,都會有一個核心價值,例如蘋果,軟硬體整合,精緻,完美,高檔,例如Google,自由,開放
換句話說,我們會用什麼品牌,買什麼商品,通常會取決我們是怎麼樣的人,而那個產品有沒有符合我們的價值觀
人和人也是同樣的概念,所謂物以類聚,我們吸引和我們相同的人,喜好相同,目標相同,眼光相同,價值觀相同
所以重點在於,你自己的品牌價值是什麼?如果請身邊的朋友,用一句話介紹給新認識朋友,他會怎麼介紹你呢?而這個就是你傳達出去的品牌價值,而好人不是一個好的品牌價值!
就像手機店的各種手機,都可以打電話,但有些電話必須搭配0元方案才賣得出去,另外有些手機三萬五萬還是一堆人排隊去搶,而你是哪一種?
想建立一個強有力的品牌價值,是必須要持續努力的,花5年,10年,20年都不為過,但當有了強有力的品牌價值,就能吸引認同這個品牌價值的人,主動來接近我,這樣就能很容易建立一個強而有力的連結
中期目標:傳遞信念
在過程,有些個人的信念,或許還不成熟,還沒辦法影響大家,也還沒辦法吸引大家主動靠過來
但你至少要讓周圍的人知道你有這一個夢想和信念
舉個例子
如果你喜歡看電影,就要讓身邊的人知道你喜歡看電影,讓他們找到你
如果都不說,別人自然不會知道,又如何讓別人幫你呢,所以傳遞是很重要的行為
我從2007年開始寫部落格,寫了八年,大部分是管理的理念
這八年吸引了很多相同理念的陌生人,一部分成為客戶,一部分成為學生,我們因為同樣的理念聚在一起,但也是因為我把理念傳遞出去,才能牽起彼此的牽絆
短期目標:創造連結
人際的連結就像釣魚一樣
舉個例子
很多年前,我曾經跟一個朋友去釣魚
釣魚一段時間後,魚上鉤了,我開始很努力的和魚對抗,努力的收線,魚越掙扎,我就越用力,一段時間後,魚線斷了,魚也跑掉了
朋友跟我說,這樣子不對,當你發現魚有大的抗拒力時,不應該花力氣和他對抗,這時候應該要放線
但我很好奇說,放線魚不就跑了
朋友說: “對,放線,讓魚跑掉,但你們之間的連結沒有斷,魚在河裡會繼續游蕩,可能一段時間會往我們這個方向移動,這時可以慢慢收線”
同樣的,在戀愛之中
也許在某個時間點,你和她真的是不適合,這時你花很多力氣去追求她,想感動她,很容易就發生上面說的三種狀況,甚至對方太抗拒,這條魚線就斷掉了
但假如我現在還沒有準備好,可以從今天起慢慢培養自己的價值,努力充實壯大自己,只要這條人際關係線不斷,也許在某一個時機點,她就會發現你的好,而重點還是在於你能不能把自己的品牌價值深耕,或是僅仰賴別人的憐憫接受
如果一段感情或人際關係是不平衡的,我們會很容易患得患失擔心對方跑掉,或是碰到一個比我更好的人,那這樣是永遠擔心不完的,所以只有想辦法壯大自己,提高自己的品牌價值,才是長期唯一的解
總結
追與求很容易把對方推走,而且在過程中,就算對方和我們相處,我們還是擔心和害怕,擔心對方離開
進入社會之後,所有人際關係的重點都是在如何建立一個能夠吸引別人的力量,這是很重要的概念,可是需要耐心和時間去導入
但所有的品牌,他們最終都會走到這一步,過程中不斷地累積自己的品牌靈魂,培植出一批粉絲,去愛我們,並把口碑散播出去,我們做人也是一樣的道理,朝這個方向努力,想辦法找到自己的根源價值,吸引和我們理念相同的人,這些人會真心欣賞我們,而這個連結是最強的
影片連結 (演講者:張國洋老師)
結論
沒想到戀愛與職場原來這麼相似?以前我總是覺得盡量對別人好就是有效的,但結果卻常常不如預期
其實如果換位思考一下,有時候太多的關懷,會不會也讓我們覺得煩心,我真心覺得這一個影片值得一看,推薦給大家
如果大家有什麼想法的話,也非常歡迎在下面留言讓我知道,大家一起討論囉~
文章最後更新於
版主的觀點真的很有趣 人際關係的維持需要兩個人共同經營 非常感謝版主分享 很棒的文章 大推
不是我的觀點啦,是張國洋老師的,不過我是相當認同的,很開心你覺得不錯~
很有意思的文章,跟普遍的人思考方式不一樣,應用在做部落格上面努力做出自己想傳達的,自然而然就能培養自己的粉絲,不需刻意追求
完全同意,做真實的自己吸引磁場接近的夥伴,才能自在和長久
創立自己的核心價值很重要,只要有了特質自然會吸引到周遭的人,在人際關係中很重要
嗚嗚,你說的沒錯,我之前太在意別人的想法,很容易就喪失了自己的立場,反而失去了很多人際關係
其实挺令我大开眼界的,我也是和版主所说的一样以为对一个人好,那个人就会喜欢你。
现在跟版主学到建造自己的品牌,吸引同样价值观的人才会走得长久。
谢谢版主😁
我剛聽到張國洋老師演講內容時,也是整個重新洗腦一次,很高興也洗到你,一起加油~
兩個人擁有同一視角,一起看同一道風景,比起單純的柴米油鹽、細水長流,來得更有韻味和精彩,謝謝版大的分享。
柴米油鹽是必需品,但如果僅有柴米油鹽又似乎少了韻味和精彩,能和在乎的人擁有同一視角,看同一到風景,一定會很幸福